<sup id="ua08c"><tbody id="ua08c"></tbody></sup>
<table id="ua08c"><tr id="ua08c"></tr></table>
  • <button id="ua08c"><input id="ua08c"></input></button>
    <li id="ua08c"></li>
  • 中國企業“走出去” 需防范三大風險

    來源:www.tuibailaxg.com 作者:溫州驗廠網 發布時間:2007-10-17

    來自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的最新統計數字表明,截至2006年底,中國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達733.3億美元。2007年上半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78億美元,同比增長21.1%。
    有關專家分析,在中國企業加速“走出去”時,各種各樣的風險在所難免,對此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重視。山東財政學院副教授、應用經濟學博士劉英奎認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起步較晚,除了在技術、管理、資金等方面的差距外,不適應國際競爭環境、風險防范意識不強、不善于處理企業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是“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所面臨的普遍問題。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復旦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治東教授指出,現階段中國企業“走出去”存在三大風險。

    首先是政治風險,企業難以抗拒。如今年4月1日開始,俄羅斯全面禁止外國人在露天市場從事零售貿易的法律正式生效,致使近20萬華商受到影響。

    第二是環境風險。長期以來,部分國內企業環保意識較為淡漠,如果在海外仍不注意,容易在所在國家引起環境糾紛。

    第三是勞工問題。近年來,在海外的中國企業中,勞資糾紛問題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一方面我方企業勞工權益保護意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當勞資糾紛發生時,當地政府往往更多從工人利益出發,給企業處理此類問題帶來了難度。

    陳治東教授指出,化解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風險,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回報當地社會。

    2.提前對投資國進行調查研究,制定詳細、嚴謹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3.吃透國家參與簽訂的各種國際投資保護協定,在企業投資發生風險后,積極尋求國家主管部門和相關國際機構的幫助。

    4.利用進出口銀行、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政策性金融力量,為企業“走出去”增設保障。陳治東教授指出,以往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的多為外貿企業,實際上這些政策性金融機構同樣也可作為企業控制對外投資風險的“防火墻”。

    溫州驗廠網|關于我們|客戶驗廠|認證咨詢|質量體系|驗廠知識|行業動態|聯系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阳市| 定边县| 贵德县| 白水县| 宣汉县| 务川| 涿鹿县| 砚山县| 简阳市| 中西区| 榕江县| 肥乡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临泽县| 涟源市| 项城市| 景洪市| 临武县| 庆阳市| 七台河市| 洞口县| 三原县| 霞浦县| 民权县| 金坛市| 玛沁县| 阿图什市| 内江市| 定远县| 芷江| 英山县| 海林市| 横山县| 建始县| 巴马| 衡阳县| 龙川县| 玉环县| 宁强县| 郧西县|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