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毛行業剛剛適應了俄羅斯主戰場的整頓清關政策,又碰上了國家出口退稅調整。“皮革毛皮制品出口退稅率從原來的13%下調至5%,無疑使國內皮毛行業雪上加霜,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河北省棗強縣大營佳藝皮毛廠的總經理盧志遠這樣對記者說。
盧志遠指出,今年皮毛行業發展形勢很不好,許多企業都已經停產了。這主要是由于水貂皮價格在近期連續出現了大幅度下滑,比如,83厘米至89厘米水貂皮價格從去年底的370元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60元左右。此外,人民幣匯率升高,使裘皮出口企業在結匯過程中多遭受一筆損失。盧志遠強調,作為以農畜產品為主要原料的產業,本以為國家會對皮毛行業加以扶持,鼓勵畜牧業發展,扶持農產品深加工的相關產業,但出口退稅率的下調使皮毛制造企業受到很大影響。
目前,佳藝皮毛廠的產品主要出口到俄羅斯、韓國、土耳其等市場,出口銷量以及市場份額不會有明顯減少,但是,企業出口的積極性已經明顯受到打擊,盧志遠介紹。
“國家降低皮毛產品出口退稅也可以理解。”盧志遠無可奈何的向記者表示。他認為,從國家政策制定的角度考慮,政府想采取一系列措施,緩解貿易順差壓力。另外,由于裘皮服裝、箱包等的洗染過程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國家來降低“兩高一資”行業的出口退稅,利國利民,企業應該支持,國家政策的制定畢竟不能只考慮到單個企業發展。而企業能做的,只能是采取措施,獲得其它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