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ua08c"><tbody id="ua08c"></tbody></sup>
<table id="ua08c"><tr id="ua08c"></tr></table>
  • <button id="ua08c"><input id="ua08c"></input></button>
    <li id="ua08c"></li>
  • 全國咨詢熱線:4006-800-016 在線客服 驗廠申請
    聯系方式
    溫州辦事處
    電話:18605772928
    地址:溫州平陽縣鰲江鎮金鰲路21幢
    3單元201室
    上海總部
    電話:021-51029391
    手機: 18601606208
    熱線:4006-800-016
    郵箱:chaowang@tranwin.org
    地址:昆山市花橋商銀路1255號雙聯國際商務中心6幢4樓(郵寄)

    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建議書(第177號建議書)

    來源:www.tuibailaxg.com 作者:溫州驗廠網 發布時間:2007-09-06

    國際勞工組織大會:

        經國際勞工局理事會召集,于一九九六月六日在日內瓦舉行其第七十七屆會議,并經決定采納本屆會議議程第五項關于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的某些提議,并經確定這些提議應采取建議書的形式,以補充一九九年化學品公約,于一九九六月二十五日通過以下建議書,引用時得稱之為一九九年化學品建議書。

     

      

        1.本建議書各項規定應結合一九九年化學品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各項規定予以實施。
        2.
    應就為使本建議書各項規定生效所采取的措施與最有代表性的有關雇主和工人組織進行協商。
        3.
    主管當局應列明因安全和健康原因不得不使用特定化學品或只能在根據國家法律或條例規定的條件下使用此種化學品的工人類別。
        4.
    本建議書各項規定還應適用于得由國家法律或條例列明的獨立勞動者。
        5.
    根據公約第1條第2(b)項和第18條,主管當局規定的保持機密資料的特殊規定應:
        (a)
    將機密資料限于向與工人安全和健康問題有關的人員透露;
        (b)
    保證獲得機密資料的人員同意僅將其用于安全和健康方面的需要,及在其他情況下予以保密;
        (c)
    規定在緊密情況下對有關資料立即予以解密;
        (d)
    制訂程序以及時考慮保密要求以及在就解密未達成協議情況下撤出有關資料的需要是否適當。

     分類和有關措施

      

        6.根據公約第6條第1款制訂的化學品分類標準應以化學品的特性為基礎,其中包
        (a)
    有毒成份,包括對人身體所有部分的急性或慢性健康影響;
        (b)
    化學或物理特征,包括易燃、易爆、易氧化和危險性反應特性;
        (c)
    腐蝕性和刺激性;
        (d)
    致過敏和敏感作用;
        (e)
    致癌作用;
        (f)
    畸形和畸變作用;
        (g)
    對生殖系統的影響。
        7.(1)
    如屬合理可行,主管當局應編制工作中使用的化學品成份和化合物及其相關危害性資料的綜合目錄,并定期予以更新。
       (2)
    對未納入綜合目錄的化學品成份和化合物,除準予例外者外,應要求制造者或進口者在用于工作之前以符合公約第1條第2(b)項規定的保護機密資料的方式向主管當局提供補充該目錄所需要的資料。

    標簽和標志

        8.(1)根據公約第7條規定的對化學品加貼標簽和加以標識的要求,應使處理或使用化學品的人員在接收和使用化學品時能對之加以確認和區分,以便安全地使用。
       (2)
    對有害化學品加貼標簽的要求,依照現有國家和國際制度,應包括:
       (a)
    應列在標簽上的資料,如屬適宜,包括:
       (
    )商品名稱;
       (
    )化學品成份;
       (
    )供貨人姓名、地址和電話;
       (
    )有害標志;
       (
    )與使用化學品有關的特殊危險的性質;
       (
    )安全預防措施;
       (
    )批號識別;
       (
    )關于提供其他資料的化學品安全說明書可從雇主處獲得的說明;
       (
    )根據主管當局規定的制度進行的分類;
       (b)
    標簽的清晰度、耐久性和尺寸;
       (c)
    標簽和記號,包括顏色的一致。
       (3)
    標簽應易于為工人理解。
       (4)
    對于上述(2)款未包括的化學品,標識可僅限于化學品的成份。
        9.
    在由于容器尺寸或包裝性質的原因而無法對化學品加貼標簽或加以下的情況下,應規定其他有效的識別手段,如加系活動標簽或隨附文書。但有有害化學品的容器上均應通過適當文字或標記注明內裝物品的危害。

    化學品安全使用說明書

        10.(1)編制關于有害化學品的化學品安全使用說明書的標準,應保可行在說明書中包含下列基本資料:
       (a)
    化學品產品和公司的識別(包括化學品的商品名稱或通用名稱及供貨制造者的詳情)
       (b)
    成份/關于構成物的資料(以對其清楚地加以識別以便進行危害評估)
       (c)
    對危害的識別;
       (d)
    急救措施;
       (e)
    消防措施;
       (f)
    事故性泄漏措施;
       (g)
    搬運和貯存;
       (h)
    接觸控制/人員防護(包括可能的監視工作場所接觸的辦法)
       (i)
    物理和化學特性;
       (j)
    穩定性和反應性;
       (k)
    毒理學資料(包括進入人體的潛在途徑以及與工作中遇到的其他化學或有害物產生協助作用的可能性)
       (l)
    生態學資料;
       (m)
    處置方面的考慮;
       (n)
    關于運輸方面的考慮;
       (o)
    關于規章制度的資料;
       (p)
    其他資料(包括化學品安全使用說明書的編制日期)
        (2)
    在上述(1)(b)提到的成份的名稱或含量構成保密資料時,根據公約第1條第2(b),可將其由化學品安全使用說明書中刪除。根據本建議中第5條,這些資料應根據要求以書面形式向主管當局以及有關雇主、工人和工人代表透露,他們應同意僅將這些資料用于保護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及其在其他情況下不予泄露。

     雇主的責任

    接觸監視

        11.(1)在工人接觸有害化學品的情況下,應要求雇主:
        (a)
    限制接觸此種化學品以保護工人的健康;
        (b)
    視需要判定、監視及記錄工作場所化學品中懸浮物的成份。
        (2)
    工人及其代表和主管當局應能得到有關記錄。
        (3)
    雇主應在主管當局確定的期限內保存本條所規定的記錄。

    作業場所的操作控制

        12.(1)雇主應在下述第1316條規定標準的基礎上采取措施保護工人免遭作業中使用化學品引起的危害。
        (2)
    根據國際勞工局理事會通過的關于多國企業和社會政策原則的三方宣言,擁有兩個以上工廠的國家或多國企業應無例外地向其所有工廠的工人,無論這些工廠位于任何地點或國家,提供預防、控制和保護免遭因職業接觸有害化學品造成的健康危害的安全措施。
        13.
    主管當局應保證制定關于使用有害化學品的安全標準,包括,如屬可行,關于下列問題的規定:
        (a)
    因呼吸、皮膚吸收或吞咽進入人體導致急性或慢性疾病的危險;
        (b)
    因皮膚或眼睛接觸引起的傷害或疾病的危險;
        (c)
    因物理性能或化學反應造成的失火、爆炸或其他事故引起傷害的危險;
        (d)
    通過下列方法采取的預防措施:
        (
    )選擇消除此種危險或將其減至最低程度的化學品;
        (
    )選擇消除此種危險或將其減至最低程度的工藝、技術和裝置;
        (
    )使用和適當保有工程控制措施;
        (
    )采用消除此種危險或將其減至最低程度的工作制度和做法;
        (
    )采用適當的個人衛生措施,提供適當的衛生措施;
        (
    )在證實上述措施不足以消除此種危險的情況下,提供、保有和使用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和服裝,并對工人免費;
        (Ⅶ)
    使用標記和通告;
        (Ⅷ)
    對緊急情況做好適當準備。
        14.
    主管當局應保證制訂有害化學品貯存的安全標準,包括,如屬可行關于下列問題的規定:
        (a)
    貯存中的化學品的相容性和分隔性;
        (b)
    將予貯存的化學品的特性和數量;
        (c)
    倉庫的安全、位置和通道;
        (d)
    貯存容器的構造、性質和完好性;
        (e)
    貯存容器的裝卸;
        (f)
    加貼標簽和重貼標簽的要求;
        (g)
    對事故性排放、起火、爆炸和化學反應的預防措施;
        (h)
    溫度、濕度和通風;
        (i)
    發生外溢時的預防措施和程序;
        (j)
    緊急情況下的程度;
        (k)
    貯存中的化學品可能的物理和化學變化。
        15.
    主管當局應保證為參與有害化學制品運輸的工人安全制訂符合國家和國際運輸條例的標準,如屬可行,包括關于下列問題的規定:
        (a)
    交付運輸的化學品的特性和數量;
        (b)
    運輸中使用的包括管線在內的包裝和容器的性質、完好性和保護;
        (c)
    用于運輸的車輛的規范;
        (d)
    行走路線;
        (e)
    運輸工人的培訓和資格;
        (f)
    加貼標簽的要求;
        (g)
    裝卸;
        (h)
    發生外溢時應采取的程序。
        16.(1)
    主管當局應保證為制訂處置和處理有害化學品和有害廢棄產品應遵循的程序而建立符合有害廢棄物處理的國家和國際條例的標準,以保證工人安全。
        (2)
    這些標準應包括,如屬可行,關于下列問題的規定:
        (a)
    識別廢棄產品的方法;
        (b)
    受污染容器的處理;
        (c)
    廢品容器的識別、制造、性質、完好性和保護;
        (d)
    對工作環境的影響;
        (e)
    處置場地的劃分;
        (f)
    人員防護設備和服裝的提供、保養和使用;
        (g)
    處置或處理的方法。
        17.
    依照公約和本建議書制訂的工作中使用化學品的標準,應盡可能符合對一般公眾和環境的保護以及為此目的制訂的標準。

    醫務監視

        18.(1)如屬必要,應要求雇主或根據國家法律和實踐認定的主管機構,通過符合國家法律和實踐的方法,為下列目的安排對工人的醫務監督:
        (a)
    判定與接觸化學品造成的危害有關的工人健康狀況;
        (b)
    診斷接觸化學品造成的與工作有關的疾病和傷害。
        (2)
    在醫務測定或調查結果顯示出臨床或臨床前反應的情況下,應采取措施防止或減少有關工人的接觸程序,并防止其健康狀況的進一步惡化。
        (3)
    醫務檢查的結果應用于確定與接觸化學品有關的健康狀況,而不應用于針對工人的歧視做法。
        (4)
    對工人醫務監視的記錄應按主管當局的規定在一定時限內由專人保存。
        (5)
    工人應能親自或通過醫生獲得他們自己的醫務記錄。
        (6)
    個人醫務記錄的保密性應依照普遍接受的醫務道德原則受到尊重。
        (7)
    醫務檢查結果應向有關工人做出清楚說明。
        (8)
    在無法對具體工人加以識別的情況下,工人及其代表應能獲得根據醫務記錄得出的研究結果。
        (9)
    在有助于認識和控制職業病的情況下,醫務記錄的結果應能以保證不透露人名為前提用于編制有關的健康統計資料和流行病學研究。

    急救和緊急情況

        19.根據主管當局提出的要求,應要求雇主制訂程序,包括急救安排,以處理工作中使用有害化學品導致的緊急情況和事故,并保證對工人進行關于這些程序的培訓。

     合作

        20.雇主、工人及其代表應在實施根據本建議書規定的措施中盡可能密切合作。
    21.
    應要求工人:
        (a)
    按照其所接受的培訓及其雇主給予的指導盡可能留意他們自身以及可能被他們的行為或疏漏所影響的其他人員的安全和健康;
        (b)
    適當使用為保護他們或其他人員而提供的所有設備;
        (c)
    及時向上級主管報告他們認為可能造成危險和他們自己無法適當處理情況。
        22.
    關于工作中可能使用的有害化學品的宣傳材料,應提請注意這的危害及采取預防措施的必要性。
        23.
    供貨人應根據要求向雇主提供評估可能因工作中對某種化學品使用而造成的不正常危害所需的其可能提供的資料。

     工人的權利

    24.(1)工人及其代表應有權:
        (a)
    從雇主處獲得化學品安全使用說明書和其他資料,以便與雇主合作取適當預防措施,保護工人避免作業中使用有害化學品而造成的危險;
        (b)
    要求雇主和主管當局對作業中使用化學品可能造成的危險進行調查,與這一調查。
        (2)
    在根據公約第1條第2(b)和第18條第4款,需要提供的資料保密的情況下,雇主可要求工人或工人代表將資料的使用僅限于評估和控制業中使用化學品可能引起的危險,并采取合理步驟保證該項資料不向潛在競爭者泄露。
        (3)
    考慮到關于多國企業和社會政策原則的三方宣言,多國企業應根據求向其開展經營活動的所有國家的有關工人、工人代表、主管當局、雇主人組織提供關于他們在其他國家遵守的、與他們在當地的經營活動有關的化學品的標準和程序的資料。
        25.(1)
    工人應有權:
        (a)
    提請其代表、雇主或主管當局注意作業中使用化學品引進的潛在危害;
        (b)
    在有合理的正當理由,確信存在對其安全或健康的緊迫和嚴重危險時實行脫離因使用化學品導致的危險,并應立即通知其上級主管;
        (c)
    在諸如化學品敏感等置工人于有害化學品造成的傷害危險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如能提供其他工作且有關工人具備資格或經適當培訓后能從事此項工作,則調做不接觸此種化學品的工作;
        (d)
    如第(1)(c)提及的情況導致失去工作,則獲得賠償;
        (e)
    因工作中使用化學品導致的傷害和疾病應獲得適當治療和賠償。
        (2)
    根據第(1)(b)自行脫離危險,或根據本建議書行使任何權利的人,應受到保護,免受不公正的對待。
        (3)
    在工人根據第(1)(b)自行脫離危險的情況下,雇主應與工人及其代表合作,立即調查此種危險,并采取必要的糾正步驟。
        (4)
    在有這樣的工作機會的情況下,女性工人在懷孕或哺乳期間,應有權調換到不使用或不接觸對未出生或哺乳嬰兒健康有害的化學品的工作,并有權在適當時候返回其原崗位。
        26.
    工人應得到:
        (a)
    以其易于理解的形式和語言的關于化學品分類、加貼標簽以及關于化學品安全使用說明書的資料;
        (b)
    關于其工作過程中使用有害化學品可能導致的危險的資料;
        (c)
    以化學品安全使用說明書為基礎,并如屬適當,特別針對工作場所的書面或口頭指導;
        (d)
    可用于預防、控制及防護此種危險的方法,包括貯存、運輸和廢棄物處理的正確方法以及緊急情況和急救措施的培訓及在必要情況下的再培訓。

    溫州驗廠網|關于我們|客戶驗廠|認證咨詢|質量體系|驗廠知識|行業動態|聯系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湟中县| 易门县| 乌拉特后旗| 基隆市| 乌拉特前旗| 当雄县| 尤溪县| 兴海县| 莱芜市| 永兴县| 福州市| 霍山县| 五常市| 宣城市| 望江县| 九龙城区| 塔河县| 溧水县| 陆丰市| 德安县| 思茅市| 句容市| 昌都县| 广安市| 黔南| 石泉县| 黎城县| 石景山区| 米脂县| 渝中区| 新化县| 湄潭县| 卫辉市| 九寨沟县| 浮山县| 犍为县| 广河县| 左云县| 防城港市|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