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假如明天奧運來臨,非贊助商們有什么創意表現?他們是否準備好了邊線突圍?
答題者:李寧、招商銀行、民生銀行、長虹、美的
自從阿迪達斯獨家獲得了體育服裝的“北京2008合作伙伴”資格。作為中國本土體育用品業老大,李寧被逼上了“梁山”:要么自甘認輸,要么出奇制勝。競爭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事實上,李寧面臨的困境還不止于此。與耐克的多年競爭,使阿迪達斯積累了豐富的“斗爭”經驗。為了盡量減少競爭對手的奧運隱性營銷機會,阿迪達斯實現了在中國贊助奧運的“大三元”:既贊助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同時還贊助了2007年上海特奧會。
李寧公司似乎同樣對贊助“失利”早有準備。2006年12月28日,北京奧組委宣布阿迪達斯中標奧運贊助前5天,李寧與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簽訂協議:2007~2008年,該頻道所有播出欄目、賽事節目的演播室主持人和出鏡記者,均需身著李寧牌服飾。此舉意味著,北京奧運會期間,只要打開央視奧運頻道,李寧的Logo就會不時映入觀眾眼簾。
這是西方常規思維方式所不可能預料的典型東方智慧。漂亮的第一槍打響之后,深諳媒介資源和運動資源是營銷最重要兩要素的李寧公司CEO張志勇,接著揮出三記組合拳:2007年1月簽約阿根廷籃球協會,合作期6年,直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后;3月簽約瑞典奧委會;6月簽約西班牙奧委會。
“李寧公司常年贊助的國家跳水隊、體操隊、乒乓球和射擊隊,有望攬得中國軍團50%的奧運金牌。”張志勇表示,“至于阿根廷和西班牙男籃,則分別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冠軍和2006年世錦賽冠軍,也是北京奧運會男籃金牌的有力爭奪者。”
與此同時,阿迪達斯的奧運營銷卻似遭遇了“冰河紀”。不知是否因為贊助“出血”過多的緣故,目前為止,阿迪達斯引人注目的市場活動只有三次:一次是冠名搜狐體育頻道;另一次則是推出北京2008年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領獎服設計大賽;還有一次是與奧迪結盟。
值得一提的是,耐克早就冠名了新浪體育頻道,李寧冠名了網易體育頻道。7月18日,李寧推出了面向消費者的“李寧杯國際體育服裝設計大賽”;至于8月5日巴塞羅那俱樂部的訪京比賽,因比賽時間臨近奧運倒計時一周年(8月8日),“阿奧聯盟”中的奧迪能夠選擇贊助,阿迪達斯卻因巴塞羅那是耐克的贊助陣營,而沒有任何可乘之機。
阿迪達斯中標奧運的微笑,多少含些苦澀。答題要點
1.贊助各類運動隊,側面圍剿。
2.電視臺主持人服裝贊助。